文 | 地缘历史档案
编辑 | 地缘历史档案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不得不说,俄军这回是真的把“低成本战争”推到了极致。
在过去两年,西方还在焦头烂额地讨论坦克残骸和无人机废墟的时候,俄军却另辟蹊径,干脆抛弃了大规模装甲冲锋的幻想,转而大批量采购摩托车,硬是把前线变成了“飙车战场”。
展开剩余86%而这一次,他们的目标很明确:组建一支“摩托化步兵”,专打乌军防线薄弱处,打完就跑,跑完再打。
坦克换成摩托车,俄军要拿命冲锋?
谁能想到,曾经靠T-90横扫车臣的俄军,会在2025年靠摩托车打出存在感。
从2024年开始,俄军就陆续引进摩托车部队,当时大家还以为不过是填补后勤空缺,没太当回事。
可到了2025年,事情变味了,俄国防部直接签下百亿美元订单,计划年底前完成20万辆摩托车部署,同时配套3万辆全地形车和越野车,明确组建“摩托化步兵”作战单位。
可到了2025年,事情变味了,俄国防部直接签下百亿美元订单,计划年底前完成20万辆摩托车部署,同时配套3万辆全地形车和越野车,明确组建“摩托化步兵”作战单位。
要知道,如今的乌军防线堪比“钢铁迷宫”:地雷、无人机、反坦克壕、自动火炮、远程制导炮弹层层叠叠,传统步兵根本难以推进。而摩托车部队最大的优势,就是速度快、目标小、成本低。
一辆摩托车时速60公里,是普通步兵的20倍,相当于一支突击分队能在5分钟内穿越无人区,完成投弹、破袭、撤退全流程。每辆车还能挂载300公斤物资,甚至能携带温压弹、反坦克导弹。
别小看这一点,在2024年底的卢甘斯克战役中,俄军摩托部队就曾用“蜂群突击”方式,硬是在3:1的交换比下突破乌军阵地,拿下了整整一条防线。
而到了2025年初,在库拉霍夫战役中,摩托编队配合便携式干扰设备,直接形成了“移动电子屏障”,全程零伤亡摧毁了乌军一个指挥部,吓得对方直接要求后撤重组。
别小看这一点,在2024年底的卢甘斯克战役中,俄军摩托部队就曾用“蜂群突击”方式,硬是在3:1的交换比下突破乌军阵地,拿下了整整一条防线。
而到了2025年初,在库拉霍夫战役中,摩托编队配合便携式干扰设备,直接形成了“移动电子屏障”,全程零伤亡摧毁了乌军一个指挥部,吓得对方直接要求后撤重组。
当然,有人也会说,摩托车冲锋听着刺激,但真遇上火力覆盖,不就成“移动靶子”了吗?
就在2025年5月的波克罗夫斯克战役中,仅30分钟内,俄军就损失了72辆摩托车。有个摩托化旅更是两周内报废127辆,损失惨重。
就在2025年5月的波克罗夫斯克战役中,仅30分钟内,俄军就损失了72辆摩托车。有个摩托化旅更是两周内报废127辆,损失惨重。
乌军原本对摩托部队不以为意,但在几次被“蜂群冲锋”打穿后,立刻调整策略,部署了激光制导炮弹和“克拉苏哈-4”电子战系统,专门针对轻型车辆。
有前线乌军士兵甚至在社交平台上吐槽:“现在不上厕所都得看天,有没有摩托车突袭。”
俄军装甲库存见底,摩托训练营全套升级
为什么俄罗斯非要搞“摩托化”?这就要说到一个残酷现实:俄军的装甲库存已经接近见底。
根据公开数据,自2022年俄乌冲突全面爆发以来,俄军已经损失超过1.2万辆装甲车辆。
根据公开数据,自2022年俄乌冲突全面爆发以来,俄军已经损失超过1.2万辆装甲车辆。
而目前俄国内的坦克年产能只有200辆左右,哪怕加上翻新旧车,也撑死1000辆。在这种产能下,俄军根本不可能维持全面装甲推进。
怎么办?就只能靠“便宜、快、能打”的东西来补位。
而摩托车,恰好就符合所有条件:一辆只要2000美元,相当于一辆坦克的1%,一辆坦克的钱可以采购上千辆摩托车,支持近万人级别的冲锋。
这就是俄罗斯在消耗战下的“穷人智慧”:以低成本谋求高效能,哪怕成了“活靶子”,也能换来战场突破口。
而且别忘了,摩托车部队虽然代价高,但在无人机、电子战系统加持下,突击成功率确实不低,尤其是在“灰色地带”的快速渗透能力,目前几乎没有传统步兵能替代。
为了让这套战术真正能跑起来,俄军还对训练体系进行了大手术。
截止2025年6月底,俄国防部已经改造了200多个军事训练中心,专门增设摩托车驾驶和战术课程。
截止2025年6月底,俄国防部已经改造了200多个军事训练中心,专门增设摩托车驾驶和战术课程。
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甚至亲自视察了新西伯利亚和克拉斯诺达尔的训练基地,要求军校必须配备全新摩托和全地形车,让学员从入伍第一天就开始“飙车训练”。
更有意思的是,俄军还请来了前“瓦格纳”雇佣兵担任教官,推广所谓“摩托+温压弹”组合战术。
这些人虽然名声不好,但在实战中确实积累了不少经验,特别是在近距离破袭和城市突击中,摩托配合爆炸物的效果堪称恐怖。
也难怪,乌军现在不仅要训练“摩托反制连”,还要和西方请求更多激光制导弹药和FPV无人机,以应对这股突如其来的“摩托风暴”。
这是一场典型的“低配革命”:当高端装备打不起、造不出,俄罗斯用一套工业化、模块化、低成本的方案,撑起了整个前线。
而如今,以色列、印度等国已经派出代表团考察俄军摩托部队的战场部署,显然他们也看出了这套打法的现实意义。
参考资料:
俄军突然开悟,买我国20万辆摩托车上战场?瓦格纳教官重出江湖——2025-07-05 19:55·百科密码
参考资料:
俄军突然开悟,买我国20万辆摩托车上战场?瓦格纳教官重出江湖——2025-07-05 19:55·百科密码
发布于:河南省汇发网配资,西安股票配资平台,配资平台和配资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